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14年的中國能源產業,多數人想到的是“翻天覆地",煤炭、石油、電力以及風電、光伏等,無不發生著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。那么未來的能源格局將呈現怎樣的趨勢,能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政策等方面又存在著怎樣的期許?
目前,我國能源結構正悄然發生著改變,未來將呈現怎樣的能源格局?
人類發展離不開能源,雖然目前煤炭、油氣等化石能源還占主力,但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一定是個大趨勢,有的國家走得早,我們在追,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人類發展進步的方向,不是可有可無的,是越多越好,多多益善,可再生能源多了,就一步步脫離了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,促進資源利用和減排與環境改善。
在可再生能源中,當然大頭還是核電、水電,但核電有安全方面的制約,水電有資源瓶頸和生態影響。所以還是寄希望于風電、太陽能等,其中發展太陽能又更有優勢,因為太陽能和人類生產生活的節奏是同步的。到今年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不到300萬千瓦,年發電利用小時數平均1500小時,現在我們太陽能發電占能源消費的比例不到1%,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潛力非常大,任重而道遠。
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傳統能源的價格波動,應該引起政府和產業界高度關注,對大力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決定,一刻也不能動搖,要整合各種力量勇往直前。
這幾年,我國光伏產業在大發展的同時,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打壓,這說明了什么呢?是對中國發展光伏產業的變相認可還是心里發虛?
“光伏(光伏恒溫恒濕試驗箱)產業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之一。"國務院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這一判斷是準確的。中國光伏產業在不到10年的短短時間里就*,首先在光伏發電產品制造上,了占據90%的晶硅技術,以產業化推動技術進步和光伏利用成本持續下降,占據了65%的*;其次突破技術封鎖,在門檻zui高的多晶硅產業從零起步,5—6年時間努力打破了多晶硅原料由歐美獨霸50—60年的歷史,實現了原料自主,像我們保利協鑫,將以年產能10萬噸低成本高品質多晶硅,和超過12吉瓦硅片稱雄光伏原料市場,分別占領1/3的*。其三,在政府重視和產業的努力下,2012年我國開始啟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,2013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2吉瓦,2014年計劃14吉瓦,中國成為zui大規模的光伏應用市場,改變了中國光伏制造的出口依賴,同時在光伏運用推廣方面出現了自己的,像協鑫新能源、順風光電、聯合光伏。中國的光伏產業已經實現了全產業鏈的優勢。
歐美發達國家濫用貿易救濟手段圍堵中國光伏產業,為的是拯救本國的制造業,這是一種產業爭奪戰。歐美等發達國家,一樣面臨產業發展過程的能源需求,面臨以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壓力。